在11月11日舉行的“氨氮污染防治政策、適用技術與案例示范高峰論壇”上,北京美華博大環(huán)境工程有限公司王玉慧經理就“低C/N比高氨氮廢水處理技術”進行了發(fā)言,介紹了近年來在生物脫氮領域取得的實踐成果。
王玉慧介紹,傳統(tǒng)的生物處理方法主要是基于硝化反硝化理論進行的,傳統(tǒng)的理論認為硝化和反硝化是兩個過程,無法同時發(fā)生。硝化在好氧的條件下進行,反硝化需要在缺氧的狀態(tài)下完成?;谶@樣的理論,生物脫氮產生了A/0、SBR等典型處理工藝。而不難看出在廣泛應用的典型處理工藝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占地面積大,流程長,運行的費用相對高等。這些問題制約了脫氨工藝的發(fā)展,卻又難以避免。
隨著水處理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有研究表明,反硝化不僅僅是在缺氧的條件下可以進行,好氧條件下也可以進行?;谛碌纳锢碚摰陌l(fā)展,傳統(tǒng)的理論認識被突破,形成了一些新的生物脫氮的理論,也催生了新的生物脫氮工藝。新型的脫氮工藝擁有能耗低、運行費用低、反應容器小等諸多優(yōu)勢。新的理論打開了全新的視角,在理想運營情況下原有工藝的弊端可以被完全克服。
鑒于理論的不完善,因新理論而產生的工藝在工程應用中會遇到一些新的影響因素,如過程控制、微生物特性等等,故其實際應用范圍尚且狹小。而美華博大將戰(zhàn)略眼光鎖定在了新技術的開發(fā)上。王玉慧介紹,因為受這些理論的指導,美華博大在實際工程應用過程中,不斷嘗試在新的理論指導下,對現有工程的運行操作做了一些改進。在大豆蛋白廢水處理的項目中,公司將好氧值的水回流到厭氧的反應器,嘗試了厭氧氨氧化。在煤化工廢水處理領域亦有改善,如對于神華包頭的項目,公司采用的工藝以A/O為主的生物脫氮工藝,在曝氣、監(jiān)測反應物濃度等方面便嘗試了短程硝化反硝化的過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