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亚洲一本精品|国产成人无码视频97|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午夜dj观看高清在线直播|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播放|久久国产成人福利免费观看|超级碰97直线国产免费公开|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精品无码

當前位置:首頁>資訊 >市場透析>2012年中國下半年經濟展望

2012年中國下半年經濟展望

2012-08-27 責任編輯:未填 瀏覽數:641 中國過濾分離網

核心提示:2012年是中國經濟的拐點之年。在連續(xù)保持了近10年的高速經濟增長以后,內外經濟環(huán)境的變化迫使中國經濟增長方式作出調整。

  2012年是中國經濟的拐點之年。在連續(xù)保持了近10年的高速經濟增長以后,內外經濟環(huán)境的變化迫使中國經濟增長方式作出調整。尤其是剛剛出爐的2012年第一季度經濟同比增長8.1%,是近三年來的最低水平,引發(fā)對經濟急劇放緩的擔憂。這一過程的發(fā)生是國內外經濟格局變化的必然結果,尤其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出口導向型的經濟發(fā)展模式走向終結。2008年中國并沒有順應全球經濟調整趨勢作出適當調整,反而逆經濟周期推出了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通過各級政府主導的、以天量信貸支撐的投資,通過重新刺激業(yè)已過熱的房地產市場,保持了GDP數字上的高增長。
  然而這類刺激導致了通脹、更嚴重的房地產泡沫和快速積累的地方債務等一系列問題,成為制約中國經濟良性發(fā)展的主要障礙。而從2012年開始,中國將被迫修復經濟結構失衡和政策失誤,以較低的經濟增速換取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經濟發(fā)展方式的轉變,是中國經濟面臨的迫切選擇。
  為扭轉目前的經濟困局,中國決策層兩年前提出了“保增長、調結構、控通脹”的宏觀調控思路。如果說去年政策的著力點在于“控通脹”的話,那么今年政策的重點則放在“保增長”上面。一方面是由于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均面臨減速的風險,一方面是雖然惡性通脹的風險仍在,然而通過過去一年來的努力,CPI至少從數字上有下降的趨勢,也給“保增長”提供了政策空間。
  為實現“保增長”的任務,寬松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就有成為政府的法寶。然而,同2008年金融危機剛爆發(fā)時的情況不同,由于中國政府在過去幾年大幅超發(fā)貨幣供應,寬松貨幣政策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愈來愈弱,產生的不良影響如通貨膨脹、高企的地方債務和房地產泡沫經濟則愈來愈明顯??梢哉f,幾乎所有銀行和政府融資手段都已經因為2008年底出臺的經濟刺激計劃而背負了沉重的債務負擔。
  與此同時,支撐中國過去高速增長的因素正在消失,一方面是伴隨著全球金融危機,傳統(tǒng)上中國所依賴的外部需求大幅萎縮;一方面是從2008年以來政府主導的財政刺激和貨幣寬松政策帶來的弊病開始發(fā)酵,中國持續(xù)采取政府主導投資拉動增長的模式越來越受到國內資產泡沫惡化和持續(xù)高通脹的制約;與此同時,受通脹和房地產泡沫的擠壓,居民實際消費能力改善有限。三種因素的疊加決定了2012年會成為中國經濟的拐點,今后幾年恢復到危機前的增速可能性不大。預計2012年下半年投資、消費和進出口增速均比2011年全面放緩,全年經濟增速約為8.6%左右。
  從經濟增長要素的結構上看,隨著歐債危機的進一步惡化,國際貿易環(huán)境更不利于中國貿易的發(fā)展,同時國內分配制度失衡導致消費低迷局面沒有根本改觀,在寬松貨幣支撐下的政府投資仍然是維持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換言之,中國經濟的增長結構同過去兩年沒有根本的變化。
  從持續(xù)了兩年的通貨膨脹發(fā)展上看,實際的通貨膨脹全年仍會維持在較高的位置。即便政府通過行政手段壓低CPI構成指數中生活必需品價格從而降低名義的物價指數,但由于經濟下滑風險巨大以至于政府不得不重拾寬松貨幣政策刺激經濟發(fā)展的老路子,真實的物價水平仍然會維持在較高的水平,這從根本上決定了大眾對通貨膨脹的感受更加明顯,按照官方預先設定的物價控制目標,全年CPI會保持前高后低的格局,全年平均水平約為
  熱點問題。
  2012年下半年的經濟熱點問題概括起來取決于下列矛盾的解決:一是如何平衡應對經濟全面降速重拾寬松貨幣政策與通貨膨脹進一步惡化的問題;二是如何處理地方債務和以及與之高度關聯(lián)的房地產泡沫和銀行體系信貸風險的問題;三是如何處理外資撤離、出口衰退同人民幣匯率改革方向的問題;四是國企改革方向之爭走向何處的問題:隨著年內中共高層緩解的到來,針對國有企業(yè)如何改革也存在不同的爭論,國企改革是走做繼續(xù)做大還走市場化改革的路子,也會深刻影響中國經濟改革的方向。
  相比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的擔憂,截止到今年四月份的數據無論是工業(yè)增加值,還是同比下滑的外來投資和對外貿易,都顯示出中國經濟大幅降速的跡象。隨著通貨膨脹數據上的緩解,下半年宏觀經濟政策的重心會偏向“保增長”,與之相伴的是信貸的放松和通貨膨脹逐步抬頭,房地產泡沫盒地方債務等棘手問題會推后解決,盡管今后解決的難度更大。
  盡管貨幣政策放松的空間很大,但在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后過度的經濟刺激以后,進一步的貨幣刺激造成的邊際效果愈來愈差,而面臨經濟滯脹的風險在增大。貸款需求持續(xù)下降反映出實體經濟的萎靡。換言之,銀行不缺流動性,但企業(yè)缺少貸款的需求,因此說貨幣刺激在下半年的邊際效應會越來越弱,對經濟增長的拉動遠遠弱于2008年的刺激。同時再度信貸放水使中國金融系統(tǒng)重新回到負利率時代,尚未作出實質性調整的資產投機之風再起,經濟結構調整淪為空談。宏觀政策重新面臨2010年上半年的困局,甚至比那時更糟糕。
  政策方向。根據分析,我們判斷,下半年宏觀政策的走向將著力于以下矛盾的平衡,一是維持經濟增長同通貨膨脹的平衡,一是地方財政收入約束同企業(yè)個人稅負減負和房地產調控的平衡,一是人民幣匯率升貶同貿易平衡的平衡,據此我們判斷下半年主要經濟政策的走勢如下:(1)貨幣政策維持寬松,但更多采用數量工具而非價格工具;(2)債務延展,擴大房地產稅的征收,逐步實現通過對龐大存量房市場房地產稅的征收取代日益下降的土地出讓收入和嚴峻的地方財政收支狀況;(3)通過加大退稅和補貼力度鼓勵出口仍然是下半年的對外貿易政策的主基調,一方面這是維持人民幣匯率信心的基礎,一方面避免由于貿易快速下滑加大經濟硬著陸的風險;(4)人民幣匯率會在央行干預下盡量維持小幅升值格局,但不排除由于國內外經濟環(huán)境變化導致人民幣大幅貶值的局面出現。

  2012年第上半年中國經濟回顧
  1.1、經濟繼續(xù)下行,通脹仍在可控范圍
  中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長8.1%創(chuàng)兩年來新低。高收入國家需求的乏力增長進一步收窄中國的貿易順差,同時中國偏緊的宏觀政策環(huán)境和刺激政策的退出將會對投資需求產生很大的影響。4月13日,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初步測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10799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1%。分產業(yè)看,第一產業(yè)增加值6922億元,同比增長3.8%;第二產業(yè)增加值51451億元,增長9.1%;第三產業(yè)增加值49622億元,增長7.5%。從環(huán)比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8%。
  企業(yè)利潤有所下降。
  年1-4月份,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同比增長11.0%。4月份,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9.3%,比去年同期下降4.1個百分點,比3月份回落2.6個百分點。中國企業(yè)家調查系統(tǒng)14日發(fā)布的《一季度企業(yè)經營狀況、困難及對策--2012一季度千戶企業(yè)經營狀況快速調查報告》顯示,企業(yè)成本繼續(xù)上升、社保稅費負擔依然較重,導致企業(yè)盈利空間縮小。調查表明,當前中國多數企業(yè)存在產能過剩,特別是紡織、造紙、化纖、非金屬制品、有色金屬等行業(yè)產能過剩問題較為嚴重;同時企業(yè)經營者預計二季度招工難度將依然較大。
  通脹仍在可控范圍內。雖然3月份CPI指數出現了3.6%的反彈,但這主要是由于蔬菜價格大幅上漲所致,不具可持續(xù)性。1-4月份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漲3.7%,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3.4%。預計通脹壓力將暫時減退,經濟增長減弱、早些時候大宗產品價格上升的效果逐漸減退、絕大多數工業(yè)品還是供過于求以及PPI降為負值等都是導致通脹回落的因素通貨膨脹可能會回到下行通道。
  1.2、三大需求情況概述
  作為經濟增長主要動力的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高位趨緩。2012年1-4月份,民間固定資產投資4686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7.3%,增速去年同期5.2個百分點,較1-3月份回落1.6個百分點。分產業(yè)看,第一產業(yè)民間固定資產投資116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2.1%,增速較1-3月份提高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yè)24394億元,增長28.7%,回落0.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yè)21314億元,增長24.9%,回落3.1個百分點。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62%,比1-3月份提高0.1個百分點。
  第二產業(yè)中,工業(yè)民間固定資產投資2405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8.6%,其中:采礦業(yè)1217億元,增長32.9%,增速較1-3月份提高0.1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yè)839億元,增長22.5%,提高0.6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fā)投資增速繼續(xù)回落,商品房銷售同比下降。一季度,全國房地產開發(fā)投資10927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3.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0.7%),增速比上年全年回落4.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10.6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增長19.0%,分別回落11.2和18.4個百分點。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523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3.6%,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別為增長4.9%和14.9%;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15.5%,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別為增長3.9%和14.3%。
  房地產各項指標同比增速
  市場銷售增長低于預期。
  2012年1-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4922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4.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9%),低于2011年12月份18%的增長率,也低于今年15%的目標。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603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4.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7%)。其中,限額以上企業(yè)(單位)消費品零售額7483億元,增長14.6%。
  進出口增速放緩。從去年8月開始,中國出口增速開始逐月回落,中國貿易順差呈現逐漸縮小的趨勢。金融危機以后,今年2月中國外貿出現了第三次單月貿易逆差,數據顯示,2月中國貿易逆差314.9億美元,為近10年來單月貿易逆差最大值,絕對值甚至超過了一些月份的貿易順差額。今年前4個月,中國出口5932.4億美元,同比增長6.9%;進口5739.4億美元,同比增長5.1%,累計貿易順差為193億美元,進一步收窄。4月份中國出口1632.5億美元,同比增長4.9%;進口1448.3億美元,同比增長0.3%,增速遠低于預期。
  第二章2012年中國經濟展望
  2.1、2012全年經濟放緩幾成定局
  年中國經濟將呈現前低后高的趨勢,二季度開始反彈,經濟增長比2011年有所下降。由于2011年面對高通脹政府大力推行緊縮的貨幣政策延續(xù)至2012年,在流動性偏緊和外需萎縮的雙重壓力下,經濟增長明顯放緩。
  2012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1%,明顯低于去年全年9.2%的增長幅度。歐洲債務危機尚未得到實質性解決,美國經濟尚在復蘇過程中,對中國產品需求增長放緩,將導致出口增速下滑,對全年經濟增長影響比較嚴重。政府逐步放松調控的力度,經濟將出現適度反彈。隨著流動性得到緩解以及政府投資項目的增加,2季度經濟或將逐步反彈,四季度增長有望突破9%。2012年全年經濟增速將達到8.6%。
  消費將保持穩(wěn)定增長,投資在下半年出現反彈,凈出口將進一步下降。消費將保持相對穩(wěn)步增長。雖然經濟增速出現明顯放緩,但中國整體仍處在城鎮(zhèn)化快速發(fā)展的階段,消費還將保持相對穩(wěn)定增長勢頭,像2011年在汽車、家電等消費優(yōu)惠政策到期取消后,消費增幅依然達到17.1%,顯示出居民有較為穩(wěn)定的消費能力。
  面對年初相對暗淡的經濟指標,政府將有可能通過暫時下調部分商品的進口關稅以及出臺家電以舊換新的接續(xù)政策等措施來刺激消費穩(wěn)定增長,全年消費增長有望達到14%左右。
  下半年投資將出現反彈,全年增速將仍然保持在較高水平。
  受“四萬億”經濟刺激政策收尾,信貸緊縮,房地產市場持續(xù)調控帶來的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投資下降明顯,以及外部需求不振導致的制造業(yè)投資回落的影響,2011年年底投資增長就開始出現大幅度下滑。
  2012年前4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名義增長20.2%,比上年全年回落3.6個百分點,下半年隨著貨幣政策的放松,政府鼓勵首套房購買者的措施,以及保障房建設、鐵路建設以及水利方面的投資的加快,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出現上升。預計2012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22%左右。
  受世界經濟低迷和自身經濟增長回落影響,中國對外貿易增長將處于低位,進出口增幅都將出現明顯下滑,全年順差將進一步縮小。歐洲的債務危機遲遲得不到實際解決加之歐盟各國財政緊縮政策,使得這些國家對中國產品需求長期疲軟,美國經濟雖然復蘇明顯,但是基礎尚未完全穩(wěn)定,經濟增長和外需求有限,新興市場國家的增長前景也出現惡化。2012年前4個月,出口5932.4億美元,增長6.9%,進口5739.4億美元,增長5.1%,4月當月的出口和進口分別僅增長4.9%和0.3%。5月5日落幕的第111屆廣交會累計出口成交360.3億美元,環(huán)比和同比分別下降4.8%和2.3%,成交額出現2009年春交會以來的首次下滑。預計2012年中國進口增長17.5%,出口增長12.2%,貿易總額達41788億美元,同比增長14.7%,順差有望縮小到816億美元。
  2012年拉動經濟增長還是以投資為主力。穩(wěn)定出口和刺激消費的政策對短期內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有限。出口增長更多取決于國際經濟環(huán)境,政府穩(wěn)定出口政策僅起輔助作用,消費增長一直相對穩(wěn)定,長期內取決于居民收入增長的速度,短期的刺激作用很難拉動消費超幅度增長,而近年來的經驗充分證明了政府通過財政和貨幣政策刺激投資增長對短期經濟的拉動作用。政府將通過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和加大政府投資項目來刺激投資增長。
  目前通脹仍位于高位,且中短期存在上行壓力,因此近期降息的概率很小,短期內政府將主要通過下調存準率和公開市場操作在內的數量型工具來釋放流動性緩解外匯占款增長放緩的影響。政府會增加財政支出和公共項目財政撥款來支持增長和就業(yè),雖然受制于房地產調控以及對地方政府投資平臺的限制,今年地方政府財力有限提供配套資金能力不足,但是通過包括放寬投資審批,放行政府項目等來增加政府投資將是可以預期的手段。防止經濟快速下滑,適度穩(wěn)定增長是近期政府宏觀政策的主調,因此政策力度會相對適度,不會出現“四萬億”以及天量信貸投放的極端現象。
  2.2、通貨膨脹維持較高水平
  受保持經濟增長目標的影響,2012年消費物價指數(CPI)仍將呈現兩頭高中間低的局面,全年通脹率約為3.7%。各類能源、資源價格“改革”將拉高通脹。隨著通貨膨脹水平略有回落,階梯電價和階梯電價聽證會紛紛在各地陸續(xù)上演,無論按照哪些方案實施,未來居民在電費和水費上的支出增加都將毫無懸念。
  在居民階梯電價和階梯水價實施之后,工業(yè)用電用水的價格很可能會出現更大幅度的上漲,如果其他資源價格也借勢“改革”,各種能源、資源產品價格的上漲將以成本推動的形式從根源上拉動物價全面上漲。
  為了保增長,政府將通過釋放流動性和財政擴張來刺激投資,三季度通貨膨脹率有望反彈。農產品、豬肉等價格的回落將帶動通貨膨脹在二季度持續(xù)出現回落。針對一季度經濟增長回落明顯的局面,政府將通過下調存準率、公開市場操作等方式釋放流動性,以及通過公共項目財政撥款等手段刺激投資增長,受之影響通貨膨脹率將會在三季度再度走高。
  預計全年通脹率為3.7%。
  下半年主要經濟指標預測
  中國GDP及實際增幅341401.5億元,同比增長8.9%403260.0億元,同比增長10.8%471564億元,同比增長9.2%547486億元,同比增長8.6%。
  進口及名義增幅10059億美元,同比下降11.2%13962.4億美元,同比增長38.8%17435億美元,同比增長24.9%20486億美元,同比增長17.5%。
  出口及名義增幅12016億美元,同比下降16.0%15777.5億美元,同比增長31.3%18986億美元,同比增長20.3%21302億元,同比增長12.2%。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名義增幅125343億元,同比增長15.5%147278億元,同比增長17.5%183919億元,同比增長17.1%210036億元,同比增長14.2%。
  固定資產投資及名義增幅224846億元,同比增長30.1%278140億元,同比增長23.8%311022億元,同比增長23.6%379758億元,同比增長22.1%。

  第三章下半年宏觀政策趨勢
  3.1、下半年貨幣政策方向以寬松為主
  下半年貨幣政策的基調會由現在的穩(wěn)健逐步走向寬松。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發(fā)生以后,中國經濟增長的特征就是寬松貨幣政策驅動下的增長。據渣打銀行4月份報告,目前全球流動性的主要提供者已變身為中國央行,2011年全球新增M2中,中國自己就占了52%,這種現象早在全球經濟危機開始后就出現了,2009-2011年間全球新增M2的48%來自于中國。
  從M2/GDP的數值上看,2011年為1.8,2012年年底會達到2.5左右的水平,貨幣超發(fā)近幾年有加速的態(tài)勢。
  銀行系統(tǒng)的信貸結構和保增長的特點決定了目前貨幣政策的焦點從控制通脹上轉移到保增長上。首先地方債務過于龐大,沒有進一步的流動性輸送,信貸風險會逐步暴露;其次,銀行近20%左右的貸款流入房地產市場,加上前幾年房地產市場大躍進累計的信貸,一定程度上房地產市場已經綁架了中國的銀行系統(tǒng),在這種情況下,維持現有資產泡沫不破就不得不成為當下的選擇;再次,由于“保增長”和“控通脹”貨幣政策目標的矛盾,現階段下逐步做實通脹,通過全民承擔通脹后果,一方面可以緩解資產泡沫壓力,一方面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稀釋龐大的地方債務。
  從貨幣工具的使用上,央行主要通過存款準備金率下調釋放流動性總量,而對利率工具使用謹慎,預期下半年存準率會再下調一個百分點。盡管利率工具是配置資金更有效的工具,但通貨膨脹的威脅和依然嚴峻的房地產泡沫使得央行不得不慎重使用利率工具。而存款準備金率工具,一方面外匯儲備增速放緩為存準率下調提供了下調空間,一方面為防止經濟硬著陸提供了資金支持,同時還可以兼顧對物價和資產泡沫的直接影響。另外,隨著外匯儲備步入負增長,央行需要通過降準進行對沖。
  利率市場化改革逐步推進。第一,溫州試點金融改革開啟了破除國有銀行壟斷的嘗試,通過引入民營資本,為金融體系的市場化改革創(chuàng)造了條件;第二,利率的非市場化導致的資本低效率分配和由此引發(fā)的高利貸市場泛濫,已經越來越成為制約中國金融市場發(fā)展的瓶頸。
  第三,利率市場化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基礎,中國要是人民幣走向國際化,國內金融市場的利率市場化是一個必要條件。
  3.2、匯率政策方向上避免出現大幅貶值局面
  人民幣匯率內貶外升政策難以持續(xù)。人民幣對內貶值源于貨幣超發(fā)造成的通貨膨脹,而且隨著保增長和防止資產泡沫破裂造成的經濟硬著陸,貨幣信貸仍會維持較高的增速。如果按照全年14%的貨幣增發(fā)目標,年底廣義貨幣量將接近100萬億人民幣。
  而人民幣的對外升值則是外部壓力和人民幣國際化的需要,然而隨著全球經濟格局的重新洗牌,下半年人民幣不如貶值軌道的可能性在增加。一方面美元會走強,因為美國經濟復蘇相對其他發(fā)達國家更快,全球的避險資金還會流向美元資產。另一方面從國內來看,對外貿易結構調整,貿易順差減少,加上外來資金進入減少,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和資產價值大幅上漲的預期都在降低,導致熱錢流入減少和資金外逃加劇,人民幣升值趨勢面臨逆轉。尤其是國內由于過度的貨幣超發(fā),人民幣對主要貨幣升值的基礎不在。因此,下半年的貨幣政策走勢上預期會出現人民幣內外同貶的局面。同世界主要貨幣的流動性供全球使用不同,人民幣的增發(fā)只能在中國境內流通,因而即便是相同的增發(fā)速度,人民幣對國內通脹的影響要遠高于美元增發(fā)對美國物價的影響。
  人民幣匯率下半年出現大幅貶值的可能在增加。第一個因素是國內經濟面持續(xù)惡化。隨著出口熄火和消費提振舉步維艱,即便政府將今年的GDP增速調低到7.5%,在現有的貨幣政策基調下能否完成這一目標恐怕也是個未知數。
  銀行系統(tǒng)的信貸結構和保增長的特點決定了目前貨幣政策的焦點從控制通脹上轉移到保增長上。首先地方債務過于龐大,沒有進一步的流動性輸送,信貸風險會逐步暴露;其次,銀行近20%左右的貸款流入房地產市場,加上前幾年房地產市場大躍進累計的信貸,一定程度上房地產市場已經綁架了中國的銀行系統(tǒng),在這種情況下,維持現有資產泡沫不破就不得不成為當下的選擇;再次,由于“保增長”和“控通脹”貨幣政策目標的矛盾,現階段下逐步做實通脹,通過全民承擔通脹后果,一方面可以緩解資產泡沫壓力,一方面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稀釋龐大的地方債務。
  從貨幣工具的使用上,央行主要通過存款準備金率下調釋放流動性總量,而對利率工具使用謹慎,預期下半年存準率會再下調一個百分點。盡管利率工具是配置資金更有效的工具,但通貨膨脹的威脅和依然嚴峻的房地產泡沫使得央行不得不慎重使用利率工具。而存款準備金率工具,一方面外匯儲備增速放緩為存準率下調提供了下調空間,一方面為防止經濟硬著陸提供了資金支持,同時還可以兼顧對物價和資產泡沫的直接影響。另外,隨著外匯儲備步入負增長,央行需要通過降準進行對沖。
  利率市場化改革逐步推進。第一,溫州試點金融改革開啟了破除國有銀行壟斷的嘗試,通過引入民營資本,為金融體系的市場化改革創(chuàng)造了條件;第二,利率的非市場化導致的資本低效率分配和由此引發(fā)的高利貸市場泛濫,已經越來越成為制約中國金融市場發(fā)展的瓶頸。
  第三,利率市場化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基礎,中國要是人民幣走向國際化,國內金融市場的利率市場化是一個必要條件。
  3.3、匯率政策方向上避免出現大幅貶值局面
  人民幣匯率內貶外升政策難以持續(xù)。人民幣對內貶值源于貨幣超發(fā)造成的通貨膨脹,而且隨著保增長和防止資產泡沫破裂造成的經濟硬著陸,貨幣信貸仍會維持較高的增速。如果按照全年14%的貨幣增發(fā)目標,年底廣義貨幣量將接近100萬億人民幣。
  而人民幣的對外升值則是外部壓力和人民幣國際化的需要,然而隨著全球經濟格局的重新洗牌,下半年人民幣不如貶值軌道的可能性在增加。一方面美元會走強,因為美國經濟復蘇相對其他發(fā)達國家更快,全球的避險資金還會流向美元資產。另一方面從國內來看,對外貿易結構調整,貿易順差減少,加上外來資金進入減少,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和資產價值大幅上漲的預期都在降低,導致熱錢流入減少和資金外逃加劇,人民幣升值趨勢面臨逆轉。尤其是國內由于過度的貨幣超發(fā),人民幣對主要貨幣升值的基礎不在。因此,下半年的貨幣政策走勢上預期會出現人民幣內外同貶的局面。同世界主要貨幣的流動性供全球使用不同,人民幣的增發(fā)只能在中國境內流通,因而即便是相同的增發(fā)速度,人民幣對國內通脹的影響要遠高于美元增發(fā)對美國物價的影響。
  人民幣匯率下半年出現大幅貶值的可能在增加。第一個因素是國內經濟面持續(xù)惡化。隨著出口熄火和消費提振舉步維艱,即便政府將今年的GDP增速調低到7.5%,在現有的貨幣政策基調下能否完成這一目標恐怕也是個未知數。房產稅征收會在下半年逐步推開。盡管仍然面臨各地方政府和有關利益集團對于房地產行業(yè)調控的抵制,但面臨著房地產泡沫破裂的風險,中央政府的地產調控不得不持續(xù)進行。
  因此,下半年地方政府賴以生存的土地出讓的仍然不會有大的改觀,這同時也加劇地方融資平臺的還貸風險,以及連帶的銀行金融風險。2008年以來地方融資平臺的天量貸款都是在房地產行業(yè)高漲時以土地作為抵押從銀行系統(tǒng)貸出的。但隨著土地市場的低迷,無論是土地出讓價格還是出讓數量都面臨大幅滑坡,因此銀行貸款的風險也隨著土地市場的低迷而顯現。在這種情況下,尋找地方財政收入替代就成為必然,房產稅被認為是替代土地出讓金的最佳選擇。
  一方面,房產稅必然會對商品房市場形成打壓,這和調控擠出泡沫的目的一致,有利于房地產行業(yè)的軟著陸。另一方面,過去8年來本屆政府任期內房地產行業(yè)的大躍進在形成行業(yè)泡沫的同時也造成了龐大的存量房市場,為開征房產稅制造了必要的稅基。同時2010年開始的上海、重慶等地的房產稅征收試點也給全國大面積鋪開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對企業(yè)和個人的減稅力度有限。盡管國務院多次提出要通過減稅減輕企業(yè)和個人負擔,但目前看年內至多停留在口頭上。主要原因還在于龐大的地方財政支出,在土地收入減少的情況下愈加突出,對企業(yè)和個人減稅從政府角度而言目前不現實。為替代減稅增加對消費的刺激,預期更多會采取面向特定群體和特定行業(yè)補貼的方式,只會在短期起到效果。如5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了促進節(jié)能家電等產品消費的政策措施,決定安排財政補貼265億元,啟動推廣符合節(jié)能標準的空調、平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和熱水器,推廣期限暫定一年。預期這類補貼政策會作為主要的刺激消費手段貫穿全年。
  第四章下半年國民經濟運行中的熱點問題
  4.1、國企改革方向之爭
  國企市場化改革重新被提及。“國企改革”這個詞兒,對于經歷過上世紀90年代市場化大潮的人們而言并不陌生,但近年來逐步淡出公眾視線。通常與之相伴的詞匯還有“破三鐵”、“抓大放小”、“減員增效”、“靚女先嫁”等等。進入新世紀后,國企改革這個詞匯漸漸冷卻,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取而代之的卻是如火如荼的“國進民退,”國企改革路徑似乎逆轉。
  然而進入2012年,隨著中國黨政領導層換屆之年的到來,無論是官方還是媒體都不約而同的撿起了塵封多年的國企改革話題。先是官方對鄧小平南巡20周年的高調紀念,提出“不改革死路一條;”接著是人民日報的“中國寧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機”。再往后面是上月底在釣魚臺國賓館由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發(fā)表的世行和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聯(lián)合研究的“中國2030”報告,指出“中國大型國企的市場化改革勢在必行。
  然而也有不少政府有關部門近期開始為繼續(xù)做大國企造勢。如5月16日出版的《求是》雜志發(fā)表署名為“國資委黨委”的文章,題為《堅定不移地推進國有企業(yè)改革發(fā)展》。根據該文章,深入推進國有經濟布局結構的戰(zhàn)略性調整,必須堅定不移地推動國企改革,理直氣壯地發(fā)展壯大國有經濟。據統(tǒng)計,自今年3月份以來,包括《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環(huán)球時報》在內的多家中央媒體開設專欄,發(fā)表多篇文章,力挺做大做強國有企業(yè),指責西方對中國國有企業(yè)的“偏見”。
  這些關于國企改革方向的爭論表明高層對于如何對待國企未來發(fā)展方向存在不同的意見。
  推動國企市場化改革的力量源自何處?第一種力量來自輿論環(huán)境:近年來的“國進民退”,客觀上造成了民眾對于壟斷國企的不滿情緒,從社會輿論上改造國企的氛圍已經形成
  某種意義上國企已經成為“壟斷”、“暴利”、“腐敗”等負面詞匯的代名詞;
  第二種力量來自國內的既得利益集團:近年來的中國經濟領域方方面面的腐敗已成常態(tài),官商勾結侵吞國有資產的案件層出不窮。由于產權模糊,現在的國有企業(yè)盡管名為“全民所有”其實已成“全民沒有”或“少數人所有”。作為目前國企利益的直接受益者或者說國企背后實際的控制集團,他們目前需要的不僅僅是實際的利益,而是為已經控制的利益正名。因此上,如何借“市場化”的名義從而對占有的“國有”或者說“全民所有”財產獲得法理上的支撐,就成為國內這一部分記得利益者的必然訴求。隨著上層換屆的到來,也必然伴隨著經濟領域利益鏈條的重新洗牌,加速了現有利益既得者坐實所獲利益的步伐,這也是為什么“國企改革”這個被塵封10年的話題在2012這個節(jié)點被重新提起的原因之一。
  第三種力量來自中國外部的資本勢力。眾所周知,隨著本輪全球金融危機的發(fā)展,中國過去30年來依賴投資和外向拉動的經濟發(fā)展模式走向終結,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經濟下行的趨勢基本確立。外來資本也隨著中國生產要素市場價格如土地價格、勞動力價格的攀升,人民幣升值預期的淡去,以及房地產泡沫吹到極限等因素的影響,逐步對投資中國開放的傳統(tǒng)競爭領域失去了興趣。120多家大型國企自然成為國內外資本眼中最后的一塊兒肥肉。從代表西方資本利益訴求的世界銀行而言,自然希望中國向市場開放這一領域。
  然而目前推動國企市場化改革的條件并不成熟。首先目前政企不分的國企管理格局必然導致市場化改革中權力對產權分配的扭曲。國有企業(yè)的改革首先應該明確產權所有入手,如前所述,目前的“全民所有”為事實上一小部分控制人所有,在政治力量和利益集團左右國企發(fā)展的局面沒有改變前,任何以市場化名義推進的結果仍然是“全民沒有。”因此,在相應的政治改革推進以前,現有政企不分架構下的經濟改革,政府權力的尋租導致產權分配格局的扭曲。
  其次現在推進國企私有化進程不可避免需要引入外資,會對國家經濟安全造成一定威脅
  從國企私有化進程所需要的資本量而言,目前的私有化必然導致國內利益資本和國際資本共同瓜分國有資產的局面。以目前120多家大型國企近50萬億元人民幣的經濟體量,恐怕也只有國際資本和國內利益集團灰色的龐大資金鏈條才能分而食之。鑒于上述力量在國企市場化改革中的主導,加之目前國內政治經濟多重因素的交織,目前進行國有企業(yè)的私有化改造可能是國有財富的又一次轉移。
  4.2、通貨膨脹重新惡化的隱憂仍存
  一季度以來通貨膨脹發(fā)展的趨勢有所減緩。從統(tǒng)計局最近發(fā)布的一季度數據可以看出,今年前三個月物價指數比2011年5.4%的水平大幅下降。預計下半年物價指數會走低,全年維持在3.7%左右的水平。
  但造成通貨膨脹進一步發(fā)展的因素依然很多。
打賞
分享到:
0相關評論
閱讀上文 >> 2015年環(huán)保產業(yè)總值或超3萬億元
閱讀下文 >> 水質污染導致飲用水堪憂 新國標或促進凈水機行業(yè)洗牌

大家喜歡看的

  • 品牌
  • 資訊
  • 展會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yè)用戶注冊發(fā)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lián)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本文地址:http://www.villagyu.com/news/show.php?itemid=3168

轉載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請注明來源:中國過濾分離網

推薦新聞

更多

微信“掃一掃”
即可分享此文章

?

友情鏈接

服務熱線:QQ: 2339401517

?2009-2024 中國過濾分離網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備案號:豫ICP備14018366號-3